沟槽式预作用报警阀与湿式、干式报警阀有什么区别

发布时间:2025-10-28

报警阀类型 系统状态 工作原理 适用场景 启动速度 安全性 维护难度
沟槽式预作用报警阀 管网内平时无水或充有有压气体,处于干式状态。 火灾发生时,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信号,触发电磁排气阀或电动阀动作,释放控制腔内的压力,主管网的水压推动阀瓣开启,水充满管网,喷头受热破裂后开始喷水灭火。 适用于严禁管道漏水和误喷的场所,如档案室、计算机房、贵重物品仓库等,也可用于低温或严寒环境。 需要先排气充水,转换为湿式系统后才能喷水,但反应速度相对干式系统较快。 需火灾报警系统和喷头动作双重触发才会喷水,误喷风险低。 系统相对复杂,维护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,需要定期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、气压维持装置等部件。
湿式报警阀 管网内平时充满有压水。 当喷头动作或末端放水装置开启时,水流进入报警阀,触发报警装置并报警。 适用于环境温度在4℃~70℃之间的场所,如普通办公楼、商场、酒店等。 喷头动作后可立即喷水灭火,启动速度快。 系统管网内有水,存在因管道破裂、喷头损坏等原因导致的误喷风险。 结构相对简单,维护方便,只需定期检查管道压力、延迟器排水等。
干式报警阀 管网内平时充有压缩空气。 喷头破裂,系统侧的空气顺着喷头跑出去,气压下降,供水侧的水压把阀瓣顶开,水开始往系统侧管网里流,加速器助推排气,管网充水后喷淋灭火。 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℃或高于70℃的场所,如北方地区的冷库、室外架空管道等。 喷头动作后,需先排气再充水,然后才能喷水,启动速度较慢。 系统管网内充有气体,一般情况下误喷风险较低,但可能因气压控制不当等原因出现误喷。 需要定期检查气压、充气装置、加速器等部件,维护难度相对较大。